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

首届“中国信用管理社团建设研讨会”特刊

[日期:2010-10-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副秘书长 王锦珍
2005年8月25日    中国 北京
 
尊敬的俞晓松会长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首届中国信用管理协会社团建设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活动主办方—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信用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事物,建设一个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就在于为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信用管理协会社团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市场信用体系的滞后必将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缺乏健康的信用关系基础,就难以建立一个高效而完善的市场机制。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断融入国际商业社会,使用国际通行规则,降低交易成本的迫切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信用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信用管理体系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完善,且拥有一支强大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信誉良好的征信服务十分普及,这些都使得以信用交易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市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据统计,在欧美国家,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市场信用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制型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信用环境亟待改善,这就对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形成了强大的瓶颈约束。
  要解决上述问题,并尽早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首先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而且还需要发挥广大民间协会与社团的作用。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社团协会、企业等主体的作用,不断加强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合作,才能为整个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一个高效的运作平台,促进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的信用法律制度,从而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如果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法制是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那么,信用法律制度则是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信用法律体系。
  第三,提高建立信用体系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内对信用管理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要提高全社会对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信用理念、信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认识。此外,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面临专业技术人才奇缺这一现实困难。据商务部统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如何以较快的速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信用管理人才,从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
长期以来,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贸促会通过中外交流与合作,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为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增强诚信企业间的合作,培养一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队伍创造条件。为此,2004年10月我会与美国金融、信用和国际商业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也将在今年12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给予了积极支持。此外,通过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的辛勤努力,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为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目前国内各有关单位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贸促会也真诚地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一道,通过紧密合作,为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首届中国信用管理协会社团建设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打印
内容查询


编辑推荐
    暂时没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