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

熊 伟:论信用管理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定位

[日期:2010-10-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论信用管理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定位

(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 熊伟董事长兼总经理)

一、概 论

(一)信用管理机构的产生

信用管理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交易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企业依靠自身信用获得了更多交易的机会,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对其客户和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的信用管理机构应运而生,为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在国外,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较长,形成了十几个信用管理分支机构,从不同角度满足客户对信用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主要集中在征信、评级、担保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领域。

(二)当前信用管理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同属金融行业的信用管理机构和银行,存在众多的合作契机。然而,由于我国信用管理机构发展起步较晚、法律和监管制度建设有所滞后、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银行业对信用管理机构的认同度不高;另外,信用管理机构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大多处于从属地位,盈利空间有限,甚至连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难以保证。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对信用管理行业和银行业的发展都会有所影响。

    因此,信用管理机构和银行均应思考双方的合作定位,真正实现银行专注于市场营销和推广,信用管理机构专注于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格局,尽快建立起“平行资调、风险共担、合作管理”的分工合作机制。

二、信用管理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形式

(一)平行资调

平行资调,即信用管理机构通过为银行提供平行的征信和立信机制,扩大银行客户信用状况调查的渠道、为银行提供标准化的客户评级指标,从而增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其中,征信是指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立信则是指一个组织为了树立自身可信度,委托第三方信用机构对自己信用情况进行信用调查和评价,即通常所说的评级。

作为信用管理机构中的征信和评级企业,需尽快树立公平、公正的行业地位,与银行业的合作定位于为银行提供一道平行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

1、在金融行业征信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征信。

联合征信是指有第三方的联合征信机构将各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和公用事业机构,提供的有关个人和企业信用的资料,按统一格式汇集成信用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授信者的要求,提供信用信息查询、认证、评估和咨询服务。联合征信能够在银行和其他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在银行业建设的金融行业征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全面完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帮助实现更加有效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

2、将信用评级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

信用评级是对有价证券、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政府公用事业等,从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其他各个角度判断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测定,并以专门的符号标明其风险程度。《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颁布,提出要对商业银行的每个债项和每个债务人进行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确定风险资本的数量,评级可以是内部评级,也可以是外部评级。这一协议的出台为信用管理机构中的评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评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风险共担

风险共担,即银行与担保公司按合同约定比例、分担坏帐损失。通过这种合作机制,银行与担保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努力防范贷款风险。尤其是在双方长期合作后,合作双方形成互信关系,银行可以不用调查企业,而根据担保公司的意见直接贷款,大大加快了双方业务办理速度、有效充分利用资金的流动性获得更高的效益。

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担保企业均全额承担坏帐损失,这既不利于担保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又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随意性。因此,我国的担保企业应尽快把与银行的合作建立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

1、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能力

担保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偿债能力,是银行和企业选择担保中介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担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担保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改善,要求担保企业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风控人员,并形成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风控体系。

而担保企业偿债能力的改善,一方面要求担保企业珍惜自身的信用度,一旦出现坏帐、则严格按约代偿;另一方面要求担保企业重视自身盈利能力的扩大,广为开拓利润来源,保证在出现坏帐损失时、有充足的代偿能力。

2、建立稳定的银担合作关系

在解决了自身的立信问题之后,担保企业还应重视与银行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议稳定的银担合作管理有利于利用银行的营销网络、由银行开拓客户市场;有利于优化担保业务流程、增强担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种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在于,担保企业能在为银行扩大信贷业务范围的同时、有效分散银行风险。因此,担保企业要重视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定位,从多角度考察和评估企业的发展能力,重视企业的成长性、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反担保措施的效用,以便为银行发展一批优质客户。

(三)合作管理

合作管理,即银行在通过内部贷后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同时,将部分资产保全及不良资产处理的业务外包给信用管理机构中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理。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银行业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IT服务和专业服务等进行外包。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把与银行的合作定位在“合作管理”上。

1、建立专业、高效的资产管理队伍

信用分析师、信用评估师、信用调查师和商帐追收师等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正式公布的新职业,意味着信用管理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上了新台阶。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从业人员应精通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对重点行业、地区、企业和项目进行风险跟踪监控;能够合理评价资产质量、高效合法盘活不良资产;能够合理区分信贷责任等。因此,培养专业、高效的资产管理从业人员队伍,是资产管理公司顺利承接银行业外包趋势的基础。

2、探索多种形式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

分业经营的限制,决定了银行无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而从我国不良资产的现状看,除一小部分企业是有钱不还、故意赖帐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只有房地产、厂房、机器设备甚至存货等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这一类不良资产处理的最佳方式,首先是在资产管理公司的推动下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彻底再造重组,为银行资产的再生带来希望;其次是通过招标拍卖,尽快将可转让的不良资产变现,减少资产流失的可能性;最后是企业的破产清偿,尽可能维护国家和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其中,在企业的再造重组环节,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探索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解决形式。

三、武汉信用的实践经验

(一)专注于信用产业链相关行业的投资管理

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投资信用产业链的发展思想,是国内成功经营征信业务、担保业务、投融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信用管理行业典型,其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专注于信用产业链相关行业投资管理”的思想,以担保和投融资等下游业务的发展支持上游征信业务的开展;而上游征信业务发展起来后,又能较好的帮助下游业务控制风险。这一发展战略既解决了单纯的征信企业生存难题,又防范了担保与投融资业务中的授信风险,形成了信用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在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的各业务部门均以专业子公司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征信业务与担保和投融资业务的相对独立,有利于杜绝授信过程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便于全面、有效的控制和分散风险;而资产管理业务的相对独立,则意味着制约关系的强化,便于防范道德风险、检查原来授信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防止授信人员掩盖问题,出现不及时采取措施保全资产等行为。

目前,公司承建的武汉征信系统作为国家发改委的试点项目之一,建设进展顺利,已获得了较多的社会关注度和较好的示范效应;公司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担保机构,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的支持,是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还先后与招商银行总行、中信实业银行总行等签署了资产管理合作业务,资产管理水平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信用通讯》2007年第三期)

 

 

打印
内容查询


编辑推荐
    暂时没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