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阅读内容
背景:

代表建言:加快制定《征信管理条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日期:2012-1-4] 来源:佚名; 作者: [字体: ]


代表建言:加快制定《征信管理条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1年03月04日 06:04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日前,两位来自人民银行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计承江,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快制定出台《征信管理条例》的建议。 
  “我国征信业发展迫切需要法律规范。”周逢民说。他说,在国内征信业务发展以及国外征信业冲击的双重压力下,迫切需要制定基于信用信息交换、确保信息安全、对征信机构监管以及征信业务延展的征信业管理规范,从而全面提高征信业的综合竞争力,对保障征信业高效率发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正确引导征信业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快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建议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计承江表示。 
  在谈到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时,两位人大代表显然是酝酿以久,胸有成竹。周逢明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征信业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征信机构日益壮大、征信业务越来越多,影响面日益广泛。目前在人民银行备案的信用评级机构就有83家,全国各类征信机构约500家,评级业务从2004年的53笔上升到2009年债项评级811笔、信贷市场主体评级45702户。征信系统应用日益广泛,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数量从2006年的454万户增加至2010年末的1691万户,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从2006年的4.8亿增加至2010年末的7.8亿。2008年,国务院将人民银行职责调整为“管理征信业”并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后,以规范性文件以上的法律层级对征信业监督管理进行规范、界定人民银行对征信业管理职能定位的迫切性尤为突出。 
  对此,计承江认为,一是我国征信行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法律层面的规范和引导。由于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征信法律规范,在市场的准入和退出、从业资格、业务范围、信息采集和应用管理等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导致目前的征信市场比较混乱,无论是业务开展还是监督管理都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状态,更遑论征信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二是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公众信用意识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征信系统的应用多次引发公众质疑,争论热点主要在于征信系统采集和使用信息的合法性,信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负面信息的保存和使用,以及非银行信息的采集范围等。三是《征信管理条例》的出台对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上位法的缺失,目前我国征信业的信息采集途径和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跨境信用信息服务方面也没有相关规定。实践中,监管机构无法确定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是否包括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军事信息等相关的敏感信息,也无法监测和规范信息的跨境流动。因此,建议《征信管理条例》尽快出台,详细规范外资征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信息的采集范围、信息的跨境流动,以及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法律定位,有效地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周逢民建议:一是加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积极推动信用相关的全面立法,提高对整个征信行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和管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康、高效发展。二是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征信的内涵和边界,征信的服务对象及目的、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征信活动中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征信活动业务规范,建立市场准入、业务行为和市场退出等多个环节的管理规范;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法律性质和功能定位;人民银行在征信业监督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 
  计承江表示,就我国而言,应当立足现实并放眼长远,选择在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下,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的立法原则。他建议《征信管理条例》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一是征信和征信机构的定义,征信机构的业务范围,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市场的准入和退出、从业资格、外资的准入限制,以及信息跨境流动的限制;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法律性质和功能定位。二是征信活动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分配,信息主体的权益如何保护,信息的采集和使用范围,信息的安全保护等。征信机构在调查、征集信息数据时要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防止征信机构征集信息数据时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是开展征信活动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在保证征信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对征信机构信用信息征集、加工和使用行为从目的性、合法性、安全性、准确性等方面予以必要限制,明确信息征集的范围、征集方式、信息保存与整理,以及信息披露的期限。除征信机构依法公开公布的评级、预测报告外,规定信用信息评价、发布或使用的程序,明确使用目的。 【作者: 谷秀军 董建华 牛蕴】 (责任编辑:董悦)

 

 

打印
内容查询